|
鲶鱼,又称胡子鲇、黏鱼、塘虱鱼、生仔鱼。此鱼的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,身体表面多黏液,头扁口阔,上下颌有四根胡须。
鲶鱼的最佳食用季节在仲春和仲夏之间,鲶鱼不仅像其他鱼一样含有丰富的营养,而且肉质细嫩、美味浓郁,刺少,开胃,易消化。
营养成分
鲶鱼鱼肉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,还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。
保健功效
性温,味甘。
鲶鱼是催乳的佳品,并有滋阴养血、补中气、开胃、利尿的作用,是妇女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。
鲶鱼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,对体弱虚损、营养不良之人有较好的食疗作用。
适用人群
每餐150—200克。老、幼、产后女性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最适合食用。
孕妇可以吃鲶鱼,注意适量即可.
营养陷阱
鲶鱼是发物,有痼疾、疮疡者慎食,最好不吃。
鲶鱼与牛羊油和牛肝、鹿肉同食,或与中药荆芥同食,有可能对健康不利。
营养食谱
煮、炸或煎汤服用。
①萝卜丝鲶鱼
原料:鲶鱼1条(约重400克)、白萝卜250克。
制法:将鲶鱼去鳃及内脏洗净,入油锅稍炸黄,放入鸡汤、精盐、味精、葱、姜、胡椒粉,烧至八成熟时,放入切好的萝卜丝烧至鱼肉熟烂汁入味,食鱼饮汤。 功效:适用于水肿、黄疸性肝炎、肺结核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痔疮出血等。
②豆腐鲶鱼
原料:鲶鱼2条(约重500克),嫩豆腐500克。
制法:①将鲶鱼去鳃、鳍及内脏洗净;豆腐切成块。②油锅烧热,放入葱、姜、鲶鱼煸至金黄色,烹入料酒烧煮片刻,加入酱油,鸡汤、精盐,旺火烧沸。放入豆腐,辣椒酱至豆腐、鱼入味,出锅装盘,撒上青蒜末即可食用。
功效:此道菜民间用于黄疸性肝炎、肺病、高血压,还适用于水肿、乳汁不足、胃逆呕吐、小便不利、痔疮出血等。
养生堂() 特别声明: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 如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立即删除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