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健康之路2016年11月22日视频,郝万山,养生先养气(一)
本期节目主要内容:
今日嘉宾:郝万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主任医师。
气是人体的能量,气不足小则容易得病,大则能危及生命,养生先养气至关重要。气虚的症状:说话声音小而弱,通常懒得说话;精力体力不足,经常感觉累;容易出汗;抵抗力差,易感冒;爬楼3层以上气喘吁吁;舌淡苔白。三条以上就是气虚体质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养气、提气?敬请关注。(《健康之路》 20161122 养生先养气(一))
底气足,不生病
很多年前,科教授还是小科科的时候,有过一个梦想:学功夫,打遍天下无敌手!说起来,这都是小时候看了太多的武侠电影……看着屏幕上的主人公飞檐走壁,乾坤大挪移,胸口碎大石——咳咳,总之就是用各种方式展现功夫的极致,科教授真是羡慕的不得了。
不过科爸一直都说,真正的高手不是靠力量取胜,而是借力打力,能灵活的运用“气”,才百战百胜。
这“气”听起来玄之又玄,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难道是星战里面的原力?
还是不跟大家恶搞了,今天就请来一位用“气”的高手,来传授大家“绝世武功”!
“气”是什么?
中医所讲的气,其实就是量子物理学所讲的能量。功底深厚的习武之人,就是能将这种能量运用自如的人。武侠小说中的“金钟罩铁布衫”,虽然有艺术夸张渲染的成分在内,但实际上人的确可以通过练习凝聚“气”,最终达到增强肌肉力量的目的。
而我们不会功夫的普通人,身体的健康其实也与“气”息息相关。气虚的人,身体会出现许多问题,很容易生病。比如肺气虚的人咳嗽会喘的很厉害,脾气虚的人会肚子胀、大便稀,肾气虚的人会腰酸腿软、月经紊乱。
怎样判断是否气虚?
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小测试,大家可以看看以下描述的情况自己有多少符合的:
1、说话声音小、常常懒得说话。
2、经常感觉到累。
3、容易出汗。
4、抵抗力差,容易感冒。
5、爬楼时容易气喘。
6、舌苔发白。
以上的情景,如果您有三条以上符合的话,可能就是气虚啦!
那怎样才能不气虚呢?
1 控制情绪,保持心态平和。
中医讲,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惊则气乱,思则气结——这都是说,特别强烈、频繁的情绪波动,对人的健康都是有害无益的。甚至当人对自己的身体有恶性意念的时候(也就是没事瞎琢磨自己是不是得病了),就真的会发生气的郁结,真的会生病。所以,一定要学会心平气和!
2 按摩百会穴。
百会穴是人体气的开关,古人说这个位置是“三阳五会”,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到一起的地方。根据《史记》中的描写,名医扁鹊还曾通过针灸百会穴,救回了昏迷不醒的虢国太子。而我们平时通过按摩百会穴可以缓解失眠、记忆力减退、还有脑供血不足。
按摩方法十分简单——微微低头,将耳朵向前折,耳朵尖的延长线在头顶的交接处就是百会穴所在,然后用食指或者中指,顺时针、逆时针各按揉一会就可以。
3“顶头悬”
头保持一个自然上领的状态,两臂自然的垂于体侧,将一个盘子放在头顶,保持平衡不要让盘子掉下来。与此同时,尝试双膝微曲后再起身,或是微微移动双脚。这种锻炼方式可以激发百会穴生发阳气,保持能量充足。
健康之路《养生先养气(一)》播出时间:11月22日 18:13
养生堂视频() 特别声明: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。如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来信说明,本站立即删除! |